面对深度融合,行业类媒体呈现出“四合”特征——服务大局与发挥专长相结合,创新手段与丰富形态相配合,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相契合,自身发展与服务行业相联合。下一步DB旗舰,,应以观念转变为先导,以流程优化为支撑,以深耕行业为特色,以技术驱动为突破,以机制创新为关键,打造智库型信息服务新平台,提供独、特、深、优智力服务。
媒体融合是一场不容回避的自我革命。它不仅仅是一个传播命题,更是一道治理命题,关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关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家形象的构建。习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这为行业类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从整体看,近年来行业类媒体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积极主动推进融合发展,立足自身定位,发挥专业优势,多点发力、多线推进、多端突破,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吸引力和传播力持续增强;从个体看,行业类媒体融合发展参差不齐,有些媒体表现较为突出,有些媒体尚处在起步阶段,也遇到一些困难和瓶颈。
行业类媒体是主流媒体传播矩阵的重要成员,是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重要平台,是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力量。面对媒体深度融合的下半程,行业类媒体应深耕资源、深入转型、深层变革、深化融合,突出差异化、服务化、移动化、智能化,着力打造智库型信息服务新平台,为党和国家、为行业领域、为社会大众提供独、特、深、优的信息服务,成为全媒体传播体系更有特色、更有影响的重要声部,让主旋律更加响亮、更深入人心。
此次调研覆盖100余家行业类媒体,采取书面调研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中国行业报协会连续3年编写的《中国产经媒体融合发展实践报告》,为此次调研提供了参考。
在中央出台《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后,行业类媒体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积极投身融合发展实践,不断探索融合发展路径,加快推进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媒体建设,初步构建起“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采编分发机制,初步形成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互相促进、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提升了新闻生产能力,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增强。
行业类媒体坚持“导向为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正面引领、积极引导,各展其长、各显其能,积极参与党和国家重大主题宣传,着力做好权威发布和专业解读,以优质、独特、深入的全媒体报道,为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贡献力量。比如,在今年全国两会报道中,行业类媒体统筹运用全媒体传播平台,推出一大批有分量、有质量、有水平,有温度、有高度、有力度的报道。人民法院报在多个平台对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进行图文和视频直播,新闻原创产品在今日头条阅读数高达8060万,在新浪微博达2581.6万。健康报与健康中国新媒体、百度等平台深度合作,通过百度APP开屏页、新浪视频主页、头条号等多种渠道扩大两会报道覆盖人群。中国财经报坚持重大信息全部以新媒体为第一出口,利用好“微博话题”等社交平台的热度和黏性优势,提升吸引力和传播力。
行业类媒体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媒介,构建传播矩阵,创新表达方式,精准推送行业资讯、优质产品和贴心服务,扩大覆盖面,提升影响力。中国电力传媒集团发挥平台优势,扩大用户规模。微信公众号整体打开率和分享率保持较快增速,截至2018年底,微信订阅用户同比增长32%,第三方平台阅读量超过600万。中国应急管理报新媒体快速成长,带动影响力提升。新媒体粉丝量近百万,在行业类新媒体中影响力位居前列。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统筹协调发力,打造新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矩阵包括14个微信订阅号和服务号,涵盖全行业各领域,有针对性地服务特定用户,既可以单独发布内容,又可以由集团指挥共同推送相同内容,形成传播合力,扩大品牌影响。
行业类媒体逐步建立健全集信息、社交、服务、政务、商务等多种产品与功能于一体的网络聚合平台,最大限度吸引和服务用户。中国教育电视台搭建沟通平台,扩大有效覆盖。《直通高招》节目电视与网络联动直播、双向导流,打破时间限制和传播局限,让更多考生、家长与考试院负责人、高校招生办负责人、志愿填报专家“面对面”答疑解惑。中国中医药报注重舆情监测,强化舆论引导。在“阿胶是水煮驴皮”“权健事件”等行业相关敏感舆情发生时,第一时间监测掌握舆情、准确预判事态,预警行业风险。中国绿色时报定位潜在用户,精准推送资讯。“游森林”微信公众号把用户定位为关注、热爱、研究旅游的人士,主推森林旅游业资讯、知识、观点等专业内容,受到用户青睐,持续快速增粉。
行业类媒体依托行业资源、信息资讯和舆情渠道,为相关部门决策、各级党政机关治理、专业机构研究、企业战略规划等提供智力支持。中国教育报刊社打造服务教育者的智库产品。精心研发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中教传媒智库”,包括多种在线产品和客户端,为各级教育者提供教育改革资讯、智库分析报告和决策参考服务。中国保险报搭建行业与客户的沟通平台。在关注到一位快递员向总理反映生鲜物品快递亟待保险保障问题后,立即奔赴当地采访,推动召开现场交流会,促成第一份生鲜物流货物保险合同签订,用新媒体报道在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搭建沟通桥梁。中国自然资源报利用舆情分析数据系统,为行业决策层和企业客户提供定制服务。
行业类媒体深耕行业、深化融合发展,在理念观念、体制机制、内容建设、技术赋能、人才队伍五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小步快跑,多线并进,融合发展从起步转变为起跑、从势能转化为动能、从局部迈向整体。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行业类媒体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积极营造有利于媒体融合发展的舆论氛围,人员队伍在思想上、理念上、行动上发生了积极转变,全媒体理念逐步形成,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DB旗舰,,强化全媒思维,加大顶层设计,推进整体转型。
中国保险报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组织全员学习领会习有关重要讲话精神,深化认识、增长见识、凝聚共识,全力探索一条契合用户多层次需求、服务行业全方位发展的融合之路。中国冶金报调整内部分工,让长期在办报一线的领导主管发行,把主管新媒体的领导调整到办报一线,用换位思考提升新媒体思维。中国化工报提出了“主战场、制高点、讲故事、生态圈”的融合发展工作方针,坚持面向社会讲好化工故事,通过共创共享发挥聚合效应,突出行业生态圈建设。
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借鉴先行者经验,借力新技术、新手段、新平台,行业类媒体积极整合内部组织架构,优化再造策、采、编、发、传全链条流程,一体运行、移动优先,形成多渠道采访、多视角加工、多平台发布的运行模式,大幅提升了新闻采编效率和传播效果。
检察日报成立全媒体采编中心,建立扁平化指挥运作模式。遇到突发重大新闻时,负责“三审”的人员在全媒体微信群内进行扁平化指挥,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中国电力传媒集团以集团总编室为统筹调度中心,再造“视频先导—新媒体即刻发布—报纸深度整合”的新型采编流程,移动优先战略全面落地,推动信息发布向生产交互转型。中国气象报设立虚拟总编调度中心作为媒体融合指挥中枢,成立重大选题策划组、短视频创作组、摄影组等14个跨部门跨媒介的联合报道团队,形成报道合力。中国教育报刊社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运行全新的“智融平台”,总发稿量近千篇,移动端总推荐量达1.1亿,日均3.5篇10万+稿件,比去年增加了近两倍。
特色是立足之本。行业类媒体利用长期扎根行业的优势,坚持“内容为王”。针对行业多元化需求,积极推进内容供给侧改革,在服务大众中彰显特色,在服务行业中找准坐标,努力成为行业与大众沟通的桥梁,成为专业、权威、独家的“发声器”和“风向标”。
中国中医药报在《中医药法》颁布当天,推送一图读懂《中医药法》原创微信,500多家媒体平台转载引用。中国石油报专注服务石油企业,既提供新闻信息服务,又提供舆情热点分析、产品交易支付、文化产业服务,还提供大数据支持和电商服务。中国化工报将报道视野延伸至产业上下游,为全产业链各环节提供权威资讯和解决方案。
采取“跟随战略”,行业类媒体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最新技术,提高自身的智能化水平,向智媒体转型;积极尝试新闻直播、短视频、AR、VR、MR等新技术新应用,赋能新闻生产传播,报道内容更加丰富,传播形式更加多样,用户体验更加良好。
中国应急管理报利用AR技术和人脸识别技术,制作了互动式H5产品《消防救援换新装一起来穿火焰蓝》,生动展示了机构改革后消防救援队伍新形象,推出后引起“试穿”热潮,较长一段时间内每分钟用户点击量上千。人民公安报与人民日报、全国公安新媒体矩阵、“学习强国”等联动,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发布“代表委员看公安”系列全媒体产品,阅读量突破2.1亿。中国民航报推出的抖音短视频《独家,首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阅读量突破1000万,点赞量达44万。
人才是关键要素。行业类媒体积极适应新媒体传播规律,以创新考评机制、强化全渠道评估为“指挥棒”,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加强业务培训,引导激励采编人员加快向全媒记者、全媒编辑转型。
检察日报建立了新媒体采编量化指标体系,把更多采编力量吸引到新媒体创作上来,鼓励采编人员为新媒体多供稿、供好稿。中国教育电视台设立媒体融合专项台长基金,奖励在融合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部门、团队或个人。中国旅游报多个新媒体平台均由采编业务骨干兼职运营,以实践促转型,积极锤炼一专多能的“新闻特种兵”。中国汽车报通过举办融媒体培训、组织内部沙龙等多种方式,强化采编队伍全媒体思维,提升采编人员融媒报道技能。
在媒体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行业类媒体融合发展有进展有成效,也有问题有挑战,存在多重短板和薄弱环节。
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大部分行业类媒体投入融合发展的资金是自有资金,是靠报纸发行、广告等传统经营模式积累的收入;有些媒体虽有上级主管部门的经费支持,但也十分有限。无论是“中央厨房”(或“融媒小厨房”)建设,还是融媒产品生产,都存在较大资金缺口。
二是融媒人才欠缺。一方面,行业类媒体人DB真人,才结构不合理,新媒体运营、技术研发和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另一方面,与互联网企业、中央媒体相比,行业类媒体薪酬标准吸引力不够强,引进人才困难,留住人才也困难。
三是技术较为落后。大部分行业类媒体软硬件相对落后,原有的采编系统难以与新媒体平台对接;融媒产品通常依靠第三方或以外包等方式实现制作开发;新媒体采访设备置办有限、更新不足,仅能满足基本需要,在大型活动报道中捉襟见肘。
四是赢利模式不清。新媒体扩大了行业类媒体的影响力,而如何将影响力转化为经济实力仍是待破解的难题。多数新媒体平台仍以资讯服务为主,其他服务功能较少;赢利模式仍以广告业务为主,但规模不大,很难实现收支平衡。
五是体制机制障碍。受现有体制机制制约,行业类媒体融资和人才引进均受到一定限制,新媒体较难形成好的商业模式和持续盈利的能力。另外,有的行业内部媒体资源较为分散,报纸、网站、新媒体等平台分别由性质不同的多个单位运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制约融合发展的“壁垒”,新媒体运作呈现“小散乱”现象。
六是创新意识不够。惯性思维尚未打破。媒体融合作为一种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在实践层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一些行业类媒体的新媒体与其他部门的协同协作不够深入,采编人员融合报道的意识有待加强,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尚待完善。
习要求,要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在打造主流传播大矩阵过程中,行业类媒体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有力、有序、有质、有效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加快从传统媒体向行业舆论主阵地和专业智库新平台转型。
一是适应改革要求,促进资源集约。新一轮机构改革对于行业类媒体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建议行业主管部门把政务类新媒体与行业类新媒体统一考虑、统筹设计,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展其长;不搞“一刀切”“一个样”,既兼顾原有媒体特点,又集约利用信息资源,形成行业传播合力。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保障结构合理。建议各行业主管部门更加重视发挥所属媒体在行业治理和服务大众方面的专业优势,结合落实政务公开工作要求和政府购买服务相关政策,给予所属媒体政策和资金支持,有针对性地推动融合持续发展,使其更好履行本行业“耳目”“喉舌”“智库”职能。
三是挖掘行业优势,推进差异发展。行业优势是行业类媒体的根,专业特色是行业类媒体的本。行业类媒体要按照“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要求,强化融合意识,提高融合本领,立足行业优势,深耕行业资源,打造特色品牌,拓展服务功能,适应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需求,提供多样化、精准化、定制化服务。
四是加强顶层设计,增强协同高效。行业类媒体是主流媒体矩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声部。建议在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中,更好发挥其独特作用,与中央主流媒体同频共振,共同传递主流声音。同时,行业类媒体要在媒体融合发展战略布局中进一步找准定位和发展方向。
五是推进创新试点,提升竞争优势。中央和地方的一些主流媒体在融合发展方面走在前头,但其模式与经验,对行业类媒体并不完全适用,亟须在行业类媒体中找几块“试验田”。通过召开交流会、现场会等方式,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总结成功经验,推广成熟模式,让行业类媒体在融合发展中少走弯路,助推融合发展提速提质。
面对深度融合,行业类媒体呈现出“四合”特征——服务大局与发挥专长相结合,创新手段与丰富形态相配合,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相契合,自身发展与服务行业相联合。下一步,应以观念转变为先导,以流程优化为支撑,以深耕行业为特色,以技术驱动为突破,以机制创新为关键,打造智库型信息服务新平台,提供独、特、深、优智力服务。
媒体融合是一场不容回避的自我革命。它不仅仅是一个传播命题,更是一道治理命题,关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关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家形象的构建。习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这为行业类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从整体看,近年来行业类媒体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积极主动推进融合发展,立足自身定位,发挥专业优势,多点发力、多线推进、多端突破,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吸引力和传播力持续增强;从个体看,行业类媒体融合发展参差不齐,有些媒体表现较为突出,有些媒体尚处在起步阶段,也遇到一些困难和瓶颈。
行业类媒体是主流媒体传播矩阵的重要成员,是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重要平台,是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力量。面对媒体深度融合的下半程,行业类媒体应深耕资源、深入转型、深层变革、深化融合,突出差异化、服务化、移动化、智能化,着力打造智库型信息服务新平台,为党和国家、为行业领域、为社会大众提供独、特、深、优的信息服务,成为全媒体传播体系更有特色、更有影响的重要声部,让主旋律更加响亮、更深入人心。
此次调研覆盖100余家行业类媒体,采取书面调研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中国行业报协会连续3年编写的《中国产经媒体融合发展实践报告》,为此次调研提供了参考。
在中央出台《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后,行业类媒体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积极投身融合发展实践,不断探索融合发展路径,加快推进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媒体建设,初步构建起“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采编分发机制,初步形成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互相促进、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提升了新闻生产能力,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增强。
行业类媒体坚持“导向为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正面引领、积极引导,各展其长、各显其能,积极参与党和国家重大主题宣传,着力做好权威发布和专业解读,以优质、独特、深入的全媒体报道,为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贡献力量。比如,在今年全国两会报道中,行业类媒体统筹运用全媒体传播平台,推出一大批有分量、有质量、有水平,有温度、有高度、有力度的报道。人民法院报在多个平台对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进行图文和视频直播,新闻原创产品在今日头条阅读数高达8060万,在新浪微博达2581.6万。健康报与健康中国新媒体、百度等平台深度合作,通过百度APP开屏页、新浪视频主页、头条号等多种渠道扩大两会报道覆盖人群。中国财经报坚持重大信息全部以新媒体为第一出口,利用好“微博话题”等社交平台的热度和黏性优势,提升吸引力和传播力。
行业类媒体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媒介,构建传播矩阵,创新表达方式,精准推送行业资讯、优质产品和贴心服务,扩大覆盖面,提升影响力。中国电力传媒集团发挥平台优势,扩大用户规模。微信公众号整体打开率和分享率保持较快增速,截至2018年底,微信订阅用户同比增长32%,第三方平台阅读量超过600万。中国应急管理报新媒体快速成长,带动影响力提升。新媒体粉丝量近百万,在行业类新媒体中影响力位居前列。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统筹协调发力,打造新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矩阵包括14个微信订阅号和服务号,涵盖全行业各领域,有针对性地服务特定用户,既可以单独发布内容,又可以由集团指挥共同推送相同内容,形成传播合力,扩大品牌影响。
行业类媒体逐步建立健全集信息、社交、服务、政务、商务等多种产品与功能于一体的网络聚合平台,最大限度吸引和服务用户。中国教育电视台搭建沟通平台,扩大有效覆盖。《直通高招》节目电视与网络联动直播、双向导流,打破时间限制和传播局限,让更多考生、家长与考试院负责人、高校招生办负责人、志愿填报专家“面对面”答疑解惑。中国中医药报注重舆情监测,强化舆论引导。在“阿胶是水煮驴皮”“权健事件”等行业相关敏感舆情发生时,第一时间监测掌握舆情、准确预判事态,预警行业风险。中国绿色时报定位潜在用户,精准推送资讯。“游森林”微信公众号把用户定位为关注、热爱、研究旅游的人士,主推森林旅游业资讯、知识、观点等专业内容,受到用户青睐,持续快速增粉。
行业类媒体依托行业资源、信息资讯和舆情渠道,为相关部门决策、各级党政机关治理、专业机构研究、企业战略规划等提供智力支持。中国教育报刊社打造服务教育者的智库产品。精心研发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中教传媒智库”,包括多种在线产品和客户端,为各级教育者提供教育改革资讯、智库分析报告和决策参考服务。中国保险报搭建行业与客户的沟通平台。在关注到一位快递员向总理反映生鲜物品快递亟待保险保障问题后,立即奔赴当地采访,推动召开现场交流会,促成第一份生鲜物流货物保险合同签订,用新媒体报道在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搭建沟通桥梁。中国自然资源报利用舆情分析数据系统,为行业决策层和企业客户提供定制服务。
行业类媒体深耕行业、深化融合发展,在理念观念、体制机制、内容建设、技术赋能、人才队伍五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小步快跑,多线并进,融合发展从起步转变为起跑、从势能转化为动能、从局部迈向整体。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行业类媒体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积极营造有利于媒体融合发展的舆论氛围,人员队伍在思想上、理念上、行动上发生了积极转变,全媒体理念逐步形成,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强化全媒思维,加大顶层设计,推进整体转型。
中国保险报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组织全员学习领会习有关重要讲话精神,深化认识、增长见识、凝聚共识,全力探索一条契合用户多层次需求、服务行业全方位发展的融合之路。中国冶金报调整内部分工,让长期在办报一线的领导主管发行,把主管新媒体的领导调整到办报一线,用换位思考提升新媒体思维。中国化工报提出了“主战场、制高点、讲故事、生态圈”的融合发展工作方针,坚持面向社会讲好化工故事,通过共创共享发挥聚合效应,突出行业生态圈建设。
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借鉴先行者经验,借力新技术、新手段、新平台,行业类媒体积极整合内部组织架构,优化再造策、采、编、发、传全链条流程,一体运行、移动优先,形成多渠道采访、多视角加工、多平台发布的运行模式,大幅提升了新闻采编效率和传播效果。
检察日报成立全媒体采编中心,建立扁平化指挥运作模式。遇到突发重大新闻时,负责“三审”的人员在全媒体微信群内进行扁平化指挥,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中国电力传媒集团以集团总编室为统筹调度中心,再造“视频先导—新媒体即刻发布—报纸深度整合”的新型采编流程,移动优先战略全面落地,推动信息发布向生产交互转型。中国气象报设立虚拟总编调度中心作为媒体融合指挥中枢,成立重大选题策划组、短视频创作组、摄影组等14个跨部门跨媒介的联合报道团队,形成报道合力。中国教育报刊社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运行全新的“智融平台”,总发稿量近千篇,移动端总推荐量达1.1亿,日均3.5篇10万+稿件,比去年增加了近两倍。
特色是立足之本。行业类媒体利用长期扎根行业的优势,坚持“内容为王”。针对行业多元化需求,积极推进内容供给侧改革,在服务大众中彰显特色,在服务行业中找准坐标,努力成为行业与大众沟通的桥梁,成为专业、权威、独家的“发声器”和“风向标”。
中国中医药报在《中医药法》颁布当天,推送一图读懂《中医药法》原创微信,500多家媒体平台转载引用。中国石油报专注服务石油企业,既提供新闻信息服务,又提供舆情热点分析、产品交易支付、文化产业服务,还提供大数据支持和电商服务。中国化工报将报道视野延伸至产业上下游,为全产业链各环节提供权威资讯和解决方案。
采取“跟随战略”,行业类媒体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最新技术,提高自身的智能化水平,向智媒体转型;积极尝试新闻直播、短视频、AR、VR、MR等新技术新应用,赋能新闻生产传播,报道内容更加丰富,传播形式更加多样,用户体验更加良好。
中国应急管理报利用AR技术和人脸识别技术,制作了互动式H5产品《消防救援换新装一起来穿火焰蓝》,生动展示了机构改革后消防救援队伍新形象,推出后引起“试穿”热潮,较长一段时间内每分钟用户点击量上千。人民公安报与人民日报、全国公安新媒体矩阵、“学习强国”等联动,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发布“代表委员看公安”系列全媒体产品,阅读量突破2.1亿。中国民航报推出的抖音短视频《独家,首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阅读量突破1000万,点赞量达44万。
人才是关键要素。行业类媒体积极适应新媒DB真人,体传播规律,以创新考评机制、强化全渠道评估为“指挥棒”,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加强业务培训,引导激励采编人员加快向全媒记者、全媒编辑转型。
检察日报建立了新媒体采编量化指标体系,把更多采编力量吸引到新媒体创作上来,鼓励采编人员为新媒体多供稿、供好稿。中国教育电视台设立媒体融合专项台长基金,奖励在融合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部门、团队或个人。中国旅游报多个新媒体平台均由采编业务骨干兼职运营,以实践促转型,积极锤炼一专多能的“新闻特种兵”。中国汽车报通过举办融媒体培训、组织内部沙龙等多种方式,强化采编队伍全媒体思维,提升采编人员融媒报道技能。
在媒体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行业类媒体融合发展有进展有成效,也有问题有挑战,存在多重短板和薄弱环节。
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大部分行业类媒体投入融合发展的资金是自有资金,是靠报纸发行、广告等传统经营模式积累的收入;有些媒体虽有上级主管部门的经费支持,但也十分有限。无论是“中央厨房”(或“融媒小厨房”)建设,还是融媒产品生产,都存在较大资金缺口。
二是融媒人才欠缺。一方面,行业类媒体人才结构不合理,新媒体运营、技术研发和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另一方面,与互联网企业、中央媒体相比,行业类媒体薪酬标准吸引力不够强,引进人才困难,留住人才也困难。
三是技术较为落后。大部分行业类媒体软硬件相对落后,原有的采编系统难以与新媒体平台对接;融媒产品通常依靠第三方或以外包等方式实现制作开发;新媒体采访设备置办有限、更新不足,仅能满足基本需要,在大型活动报道中捉襟见肘。
四是赢利模式不清。新媒体扩大了行业类媒体的影响力,而如何将影响力转化为经济实力仍是待破解的难题。多数新媒体平台仍以资讯服务为主,其他服务功能较少;赢利模式仍以广告业务为主,但规模不大,很难实现收支平衡。
五是体制机制障碍。受现有体制机制制约,行业类媒体融资和人才引进均受到一定限制,新媒体较难形成好的商业模式和持续盈利的能力。另外,有的行业内部媒体资源较为分散,报纸、网站、新媒体等平台分别由性质不同的多个单位运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制约融合发展的“壁垒”,新媒体运作呈现“小散乱”现象。
六是创新意识不够。惯性思维尚未打破。媒体融合作为一种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在实践层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一些行业类媒体的新媒体与其他部门的协同协作不够深入,采编人员融合报道的意识有待加强,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尚待完善。
习要求,要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在打造主流传播大矩阵过程中,行业类媒体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有力、有序、有质、有效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加快从传统媒体向行业舆论主阵地和专业智库新平台转型。
一是适应改革要求,促进资源集约。新一轮机构改革对于行业类媒体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建议行业主管部门把政务类新媒体与行业类新媒体统一考虑、统筹设计,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展其长;不搞“一刀切”“一个样”,既兼顾原有媒体特点,又集约利用信息资源,形成行业传播合力。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保障结构合理。建议各行业主管部门更加重视发挥所属媒体在行业治理和服务大众方面的专业优势,结合落实政务公开工作要求和政府购买服务相关政策,给予所属媒体政策和资金支持,有针对性地推动融合持续发展,使其更好履行本行业“耳目”“喉舌”“智库”职能。
三是挖掘行业优势,推进差异发展。行业优势是行业类媒体的根,专业特色是行业类媒体的本。行业类媒体要按照“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要求,强化融合意识,提高融合本领,立足行业优势,深耕行业资源,打造特色品牌,拓展服务功能,适应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需求,提供多样化、精准化、定制化服务。
四是加强顶层设计,增强协同高效。行业类媒体是主流媒体矩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声部。建议在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中,更好发挥其独特作用,与中央主流媒体同频共振,共同传递主流声音。同时,行业类媒体要在媒体融合发展战略布局中进一步找准定位和发展方向。
五是推进创新试点,提升竞争优势。中央和地方的一些主流媒体在融合发展方面走在前头,但其模式与经验,对行业类媒体并不完全适用,亟须在行业类媒体中找几块“试验田”。通过召开交流会、现场会等方式,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总结成功经验,推广成熟模式,让行业类媒体在融合发展中少走弯路,助推融合发展提速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