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以其本色而凝练的语言、跌宕起伏的情节和细腻传神的人物,以极高的艺术水平来展现一个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曲白相生,雅俗共赏,使其格外动人,堪称经典,并素有“花间美人”的雅称,也是中国古代戏曲遗产中的璀璨明珠,几百年来,在戏曲舞台上备受青睐、久演不衰。
元杂剧《西厢记》产生于元代,原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作者王实甫,是中国最著名的古典戏剧作品之一,原作为五本二十一折。
书生张君瑞在普救寺里偶遇崔相国之女莺莺,对她一见倾心,但苦于无法接近。此时恰有孙飞虎听说莺莺美貌,率兵围住普救寺,要强娶莺莺为妻。崔老夫人情急之下听从莺莺主意,允诺如有人能够退兵,便将莺莺嫁与他。张生喜出望外,修书请得故人白马将军杜确率兵前来解围,但事后崔老夫人绝口不提婚事,只让二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失望之极。幸有莺莺的丫环红娘从中帮忙,扶莺莺月夜烧香,听见张生弹琴诉说衷肠。后来莺莺听说张生病倒,让红娘去书房探望。张生相思难解,央求红娘替他从中传递消息。莺莺怜惜张生,终于鼓起勇气,写诗回赠。后在红娘帮助下,二人瞒过崔老夫人,私下幽会并订了终身。老夫人知情后怒责红娘,但已无可挽回,便催张生进京应考。张生与莺莺依依而别……
元杂剧《西厢记》以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表达了“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的美好主题。
王丽媛,北方昆曲剧院优秀国家一级演员,工闺门旦,中国戏曲学院艺术硕士研究生。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戏剧家协会会员。师从张毓文、胡锦芳、张洵彭、沈世华、顾凤莉、周雪雯、秦肖玉、孔昭、董萍、魏春荣等老师。擅演《西厢记》《白蛇传》《牡丹亭》《琵琶记》《昭君出塞》《琴挑》《写状》《小宴》《刺虎》《刺梁》《痴梦》等优秀剧目。在新编昆剧关锦鹏版《怜香伴》《续琵琶》《李香君》《红楼梦》《王昭君》等众多剧目中担任主角或主要角色。2009年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获荣誉证书;2010年在北大举办个人昆曲专场演出;2018年代表剧目《西厢记》全国巡演;2024年获中国戏曲红梅荟萃“红梅金花十佳”。曾多次随剧院出访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并广获好评。
邵峥,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工小生。西城区非遗传承人。先后从师于满乐民、马玉森、朱世藕、蔡瑶铣、沈世华、汪世瑜、蔡正仁、岳美缇、石小梅、周志刚、许凤山、周世琮等昆曲名家。2013年拜北方昆曲剧院小生名家马玉森老师为师。主演《牡丹亭》《南唐遗事》《长生殿》《西厢记》《奇双会》《关汉卿》《玉簪记》《狮吼记》《雷峰塔》《拜月亭》《荆钗记》《救风尘》等众多优秀昆曲剧目。多次随剧院赴美国、英国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演出。2015年在第二届中国黄河流域戏剧红梅竞演中获得金奖。
马靖,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二级演员,工六旦,兼擅二旦、五旦。师从乔燕和、梁谷音、张毓文、史红梅、魏春荣、杨凤一、张继青等昆曲名家。演出剧目《西厢记》《蝴蝶梦·说亲》《凤凰山·百花赠剑》《孽海记》《牡丹亭》《跃鲤记》《水浒记》《艳云亭》《白蛇传》《关汉卿》《影梅庵忆语——董小宛》《陶然情》《旧京绝唱》《爱无疆》《巧戏·黄堂》《曹雪芹》等。2007年在文化部全国优秀青年演员展演中获“优秀表演奖”。2010年获21届白玉兰戏剧表演奖新人配角奖,剧目《西厢记》。
对于国内观众而言,《华沙旋律》及其作者俄罗斯剧作家列奥尼德·佐林或许有些陌生,这部创作于1966年的剧作首演之后便曾引起轰动,时至今日仍在俄罗斯多家剧院上演,依旧出现场场爆满的盛况。
“我们希望在小剧场上演一些有分量的戏,让剧目更加多样化。这部戏是爱情又不简单是爱情,它跨越了时间和历史,同时也希望剧中的爱情可以跨越时空,打动当下的观众。”
“经历过战争的人对未来的未知性有着巨大恐惧,他们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呢?战争摧毁的,可能无法去弥补。所以我们在心底呼唤和平,珍惜和平。”
由冯远征担任艺术指导,张彤导演,张可盈、杜子俊主演的新排小剧场话剧《华沙旋律》即将上演。
根据著名作家徐则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同名作品改编的大型话剧《北上》,以“古今交织”的叙事线索,讲述绵延运河两端的人间世情:意大利人保罗·迪马克(小波罗)一行人自杭州出发,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以运河北端通州为终点,河运、国运与人的命运,在旅途中交织为一体。百年后,这些运河旅客的后人们仍然让自己的人生际遇与大运河的命运紧密相连,历史与当代穿梭百年时间并置,汤汤大河重又焕发出新的光辉。
在话剧《北上》的舞台上,观众将看到运河沿岸多座重镇的标志性风貌,感受运河流域绵延至今的文化魅力:杭州的灵动、扬州的清丽、淮安的古朴等等不一而足,位于聊城的光岳楼承载着古今两代人的真情回忆,及至客船行到通州,全剧的庄重、肃穆与波澜壮阔的情感,也到达了顶点。
京杭大运河在地理意义上联通南北,从精神层面贯穿古今,绵延成数千年的中国文脉,今后也必将沿着时间的河床持续奔涌。
“这个戏应当有一种大河汤汤、流淌不息、生命不止的气质,通过‘北上’这一动词的向度,能够感受到这条河的兴衰,永远承载着我们这个民族的内在力量。” ——李伯男(导演)
楚平王下令抄杀伍氏满门。伍子胥(伍员)逃出楚国,投奔吴国。因昭关画图缉拿,暂藏在隐士东皋公家中。一连七日子胥忧愁,须发皆白。东皋公好友皇甫讷改扮伍子胥模样,假意出关被擒,伍子胥乘隙逃出昭关。遇大江阻路,亏渔丈人相救,渡其过江。路遇浣纱女向其乞食,因子胥嘱其勿要泄露,浣纱女明志投江而死。子胥逃到吴国,与孝义双全的专诸结拜。吹箫乞食,遇吴王之子姬光。伍子胥将专诸荐于姬光。姬光假意请自立为王的姬僚赴宴,专诸假扮厨夫借献鱼之机刺死姬僚,姬光得以复位。
京剧《锁麟囊》是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先生的代表作,更是著名戏曲作家翁偶虹先生和程先生联袂向世人展现的杰作。当年二位大家在创作这部戏时,大胆打破传统,句句思量,字字雕琢,完美结合了程腔与翁词。
在声腔艺术上的成就,《锁麟囊》在程派剧目中独居魁首。程砚秋先生花费了大量心血在唱腔的编排上。薛湘灵在每场中均有精彩的成段唱腔,【选奁】中的四平调“怕流水年华春去渺”,【春秋亭】中的西皮二六“春秋亭外风雨暴”和西皮流水“耳听得悲声惨心中如捣”等等。
十五岁的她出嫁了。花轿抬进公婆家,可如意郎君却已经剪了辫子悄悄的走了……
随后等了十年,她孝敬公婆如同亲生父母。望眼欲穿,可是却不见她的男人的踪影,她盼啊盼……
又在寂寞中过了十年,盼望变成了绝望,公婆离开了人间,春情在涌动。冰河般的人生,无奈的她只能……
日日夜夜盼他归,归来已是红颜褪。三十五年后,她的男人终于回来了,已另有妻室和儿女,却认不出她是谁……
徽州月潭村汪言骅的夫人舒香沉浸在对夫妻团圆向往的幸福之中——外出经商十年的汪言骅要返乡过年了。结果,迎来的却是汪言骅的无头尸。刚安葬完汪言骅,官兵赶到,前来缉拿据说已加入南匪的汪言骅,并将舒香抓走。
舒香在押解途中巧妙逃脱,逃亡至隆阜镇,化名程秋月,做了罗有光家的佣人。罗有光为了让程秋月避开官府的怀疑,毅然娶她做了填房。
匪乱平定后,侥幸逃生的汪言骅在前往拜望结拜弟兄罗有光时,面对昔日的妻子,一场悲欢冷暖、真诚与虚伪的情感之戏由此展开来……
“在那段往事如烟的徽州,生命存在的方式是外在的古朴与内心的焦虑相交织。这是我们解读文本叙事样式的关键。徽州文化的庄重与隽永体现在天人合一的生命理想之中,这可以在古徽州宗族体系一次又一次地成功复制中得到印证。当生命的常态被天灾人祸的外部力量所打破,人们往往在内心恒守的信念中寻找出路。对于徽州人来说,那是一种对过往生活的美好回忆,以及有朝一日重建天地秩序的痴心情怀。《徽州往事》的叙事尽管以敦厚的怀念开场,但故事的迅速展开却充满诡异与不安。一个平凡女子的故事,折射出一个曾经动乱的时代缩影。” ——王延松(《徽州往事》导演)
晋剧《望海楼台》根据晋剧传统戏《打神告庙》进行改编。剧情结构利用了具有象征意义的中国古琴贯穿全剧,“抚琴遥祭”“飞书落琴”“弹琴表情”“泪别赠琴”“逃路丢琴”“罗袖打琴”“香魂断琴”“抱琴探情”“琴讨浪鸣”等情节,将敫桂英雪路救起王魁书生,赠琴送银赴考,真情不变苦熬苦等,却等来王魁一纸休书,依然抱琴上京,以琴续情的悲惨命运和既善良又可怜的行为凸显在舞台上。将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深化到一定的美学欣赏高度,丰富了文化含量,拓宽了社会意义。
当小老鼠穿上足尖鞋,会带来怎样的灵动舞步?当小兔子穿上小tutu裙,会是怎样的可爱形象?当小龙以大跳的舞姿“飞”入空中,又会是怎样的帅气?别以为芭蕾舞剧只能是殿堂里正襟危坐的高雅艺术,当孩子们跳起芭蕾,当芭蕾为孩子们而舞,一些奇妙的化学反应就这样发生了……
11月22至24日,中央芭蕾舞团舞蹈学校将在北京天桥剧场为大小朋友们带来全新芭蕾舞剧《十二生肖》的首演。这是继芭蕾舞剧《九色鹿》之后中央芭蕾舞团又一次倾全团之力为中芭舞校推出的第二部原创大戏,再度以“由孩子们演给孩子们观赏”的创作模式为小朋友们送上一份“芭蕾礼物”,同时也是为中央芭蕾舞团团庆65周年送上的一份特殊的“生日贺礼”。
剧中东西方艺术相互融合,用足尖之舞带领观众探寻中华历史文明与传统文化魅力。象征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十二生肖”不再是静态的文化符号,而是幻化为舞台上血肉丰满的角色形象,悠远而厚重的传统文化不再遥不可及,而是变得温暖鲜活,跃然于舞台之上。
这样一部芭蕾舞剧,既是凄惨神秘的民间传说,又是浪漫而唯美的红色经典。它就是上海芭蕾舞团久演不衰的当家戏《白毛女》。
《白毛女》的熟悉旋律总是让年长观众热泪盈眶。它是西方芭蕾艺术与中国民族风格的完美结合,除了拥有经典隽永的故事情节,在舞蹈和音乐上,芭蕾舞剧《白毛女》也处处彰显出浓郁而别具风格的中国元素。
11月22至23日,芭蕾舞剧《白毛女》将登陆顺义大剧院。首演60年后,年轻演员将如何演绎足尖上的红色经典?来看舞台经典《白毛女》是如何让老观众回首往昔,给新观众带来新景的吧!
舞蹈剧场《一刻》为舞者华宵一挑战个人极限的心血之作,由国内外当代编导名家阿库·汉姆、高成明、娄梦涵、黄佳园等人担纲编导,国内著名舞台创意、编剧许锐担任总导演。《一刻》自2017年首演以来,凭借富有哲学意蕴的舞蹈编排、华宵一出众的舞蹈实力与别具匠心的舞台艺术饱受好评。
《一刻》由《眺》《未完》《山丘》《独自起舞》《悬》《滑》六个部分构成,以当代舞的方式,传达“用尽生命每一刻,才得到一生”的哲思;传递“一刻换一生”的炙热。尽情舞动的身体,就是生命脉动的最好证明。在这一核心主题的映衬下,舞者在舞台上的辗转腾挪都被赋予了更深刻的意义,舞者本身就代表着“活在这一刻”的生命力,而观众也能在作品中看到生命力勃发的成长,感受到这份一刻一生的信念。
对于许多音乐剧迷而言,《猫》不仅是心中的永恒经典,甚至一度成为了音乐剧的代名词。剧中的一曲《回忆》,更是观众最为熟悉的音乐剧经典唱段之一。音乐剧《猫》于1981年在伦敦西区问世,这一常看常新的杰作,不仅成为伦敦西区驻演时间最长的音乐剧之一,此后也成为美国百老汇历史上连续演出时间最久的音乐剧之一。凭着其无限的艺术魅力与强烈的视听冲击,《猫》一举拿下包括7项托尼奖、2项奥利维耶奖、2项格莱美奖等在内的众多奖项。
2024年距离原版音乐剧《猫》登上北京舞台已经整整二十年。即将开启第五度中国巡演并将登上北京艺术中心舞台的《猫》,集结超强阵容原班人马,舞蹈、舞美、服装、道具全面升级,250多套华丽戏服和30多顶不同色泽和质感的假发,如梦似幻的舞台设计配合奇妙多变的灯光效果,让观众一进场便置身于猫族舞会。20余首经典乐曲,融合了芭蕾、爵士舞、踢踏舞等多种形式的舞蹈,充满激情的舞台表现力与感染力,为观众呈现出最原汁原味的世界经典。
音乐剧《猫》是“音乐剧之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代表作。本次巡演的版本,由安德鲁·劳埃德·韦伯作曲,并担任联合制作人和编曲家,特雷弗·纳恩执导,吉利安·林恩任编舞、联合导演,约翰·奈皮负责舞美设计。一流的国际团队和主创阵容,将保证原汁原味的高品质、高水准艺术呈现。
英文原版音乐剧《芝加哥》凭借跌宕起伏的剧情、极致性感的舞姿、经典抓耳的爵士乐,成为音乐剧史上的里程碑之作。酣畅淋漓的爵士盛宴引领观众重返充满欲望和挑战的时代,释放“罪”与“欲”的人织,将无与伦比的红黑美学推向巅峰。
该剧自1975年在百老汇上演至今,久演不衰已近50年,它是百老汇和伦敦西区历史上演出时间最长的美国音乐剧之一,也是目前在演的百老汇演出时间最长的剧目之一。也曾荣获六项托尼奖、五项美国戏剧桌奖、两项奥利弗奖和一项格莱美奖,以其独树一帜的性感风格和黑色幽默,占据着世界音乐剧的重要位置。
《芝加哥》改编自20年代轰动一时的真实案件,讲述了两位女舞蹈演员罗克西·哈特和维尔玛·凯利因谋杀指控入狱后,在巧舌如簧的律师比利·弗林的编排下,逃脱刑罚并成为时代红人的荒诞故事。
德语原版音乐剧《蝴蝶梦》改编自达芙妮·杜穆里埃1938年的同名小说。小说集爱情、悬疑元素于一身,带有浓郁的哥特和黑色气质,拿到了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悬疑小说最高殊荣安东尼奖,在经过数十年后被公认为20世纪的爱情经典。
2006年,音乐剧《蝴蝶梦》在奥地利维也纳雷蒙德剧院上演,备受好评,仅在维也纳就吸引了逾85万人次观演,几乎场场爆满,一票难求。此外,音乐剧《蝴蝶梦》在全世界范围内13个国家上演,有着10种语言版本,逾270万人次一睹舞台上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
11月20至24日,德语原版音乐剧《蝴蝶梦》音乐剧版音乐会将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盛大演出,唱响曼德雷的神秘乐章!
2024年11月22日,为庆祝中波建交75周年,北京交响乐团将携手来自波兰的指挥家拉法尔·雅尼亚克和古典手风琴演奏家马切伊·弗龙茨凯维奇,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为观众呈现交响乐:时空旅行—名曲音乐会。
4)美女与野兽的对线.克里斯托弗·潘德列茨基 (1933-2020):手风琴协奏曲
本场《春江花月夜》民族室内乐音乐会,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基底,融合现代音乐元素,打造一场古今交融的音乐盛宴,将主题的“五字五景”具体呈现在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中,以现代音乐语言诠释传统艺术元素,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配以生动的音乐文化解析,将观众带入沉浸式体验,使观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演出中大家既可以欣赏到典雅的传统作品《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江河水》等,又能感受到不同地区艺术风格的《阿细欢歌》《流沙》《北京一夜》等,还有熟悉旋律改编的室内乐新作《甜蜜蜜》《花房姑娘》《月亮代表我的心》等,还有全新编配的由北京民族乐团玖乐室内乐组合带来的国潮国风作品《秋江花月夜》等。相信这场诚意之作一定会受到广大乐迷的喜爱。
布鲁克纳,奥地利人,十三岁参加圣弗洛里安修道院唱诗班,并学管风琴。1855年至维也纳,次年任林茨大教堂管风琴师。1868年在维也纳音乐学院执教。1875年任维也纳大学音乐讲师,189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作有大量宗教乐曲,主要作品是交响曲。和声与配器受瓦格纳影响,论者谓其交响曲是“瓦格纳的无词歌剧”;或称的交响曲是世俗的,而布鲁克纳的则是宗教的。生前其作品受到冷遇,死后多年才渐受重视。
布鲁克纳一生共写过十部交响曲,其中第四交响曲是他所创作的这十部交响曲中最为著名和优秀的一首,被称为《浪漫交响曲》。为纪念布鲁克纳诞辰200周年,中央歌剧院专门挑选这首降E大调《第四交响曲》为大家进行呈现。该曲完成于1874年,直至1880年有过多次修改。
北京演艺集团2024年重点剧目,北京儿艺首部藏风原创儿童剧。该剧以当代青海玉树隆宝滩黑颈鹤自然保护区为故事背景,融合儿童剧、音乐、歌舞、木偶等艺术表现形式,讲述了北京男孩夏天与玉树少年扎西等小伙伴从相遇相识到相伴相惜,最终结下深情厚谊的动人故事。
该剧由万达宝贝王独家授权,根据央视少儿频道持续热播的《海底小纵队在中国》动画IP改编而成,将深受全国少儿喜爱的动画角色生动呈现于舞台之上,观众可以期待看到他们喜爱的动画角色在舞台上的生动呈现。
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 《陈三五娘·平行时空2》河北艺术职业学校 《雁荡山》
2000年,维塔斯在克里姆林宫因唱《歌剧2》取得空前的成功,他迅速成为全世界瞩目的流行巨星。在这首单曲中,维塔斯达到了sopranoC和C#(Db)的高音。2001年-2002年,维塔斯凭借《歌剧2》《微笑吧》分别获得俄罗斯“人民金唱机”奖。
作为派对的发起者,王霏霏将用内娱第一梯队的舞台实力挑战各种风格的舞台。从miss A出道在外打拼,到成为韩国女团中首位solo的中国歌手;再到回国发展,开启多栖艺人的全新身份。
作为歌手,她用每一个的高质量演出舞台,打破人们对于偶像团体的刻板印象;她以每一张充满思考的EP向外发声,从首张个人EP《Fantasy》、到回归国内EP《Hello》、到意识觉醒EP《Fearless不霏》、再到全新态度EP《TAKE A POSE》,再到今年火爆全网的热歌《TOOOOO BUSY》,王霏霏的内心成长也从找自己、做自己、爱自己、信自己再到接纳自己;生活中的她爱美、爱吃、爱玩,她总能发现许多美食和好物,是充满热爱的人间种草机。
格莱美提名、多白金唱片歌手、词曲创作人和制作人Charlie Puth,已成为音乐行业中最具实力的金曲制作者和跨多个流派备受追捧的合作伙伴之一。
HYDE,这位亚洲乐坛无可争议的神颜巨星,90年代作为日本国宝级乐队LArc~en~Ciel彩虹乐队的主唱出道,在那个日本摇滚乐的黄金时期,彩虹乐队一度引领了一阵摇滚风潮,甚至风靡整个亚洲。作为乐队的灵魂人物,HYDE更是承担了一部分乐队的创作工作,作词作曲样样精通。2001年,HYDE兼顾乐队同时开始SOLO活动,开始创作一些充满个人风格的单曲,从编曲到歌词都富有诗意,独具英伦风情的首张个人单曲《evergreen》,一经发行便一举拿下了日本公信榜周榜的冠军,累计销量33万张。
为纪念中国与匈牙利建交75周年,中华世纪坛将于2024年11月17日推出“奥匈帝国的明珠——茜茜公主与其时代的艺术”大展。展览以茜茜公主的生活脉络与人生故事为主线世纪奥匈帝国的文化艺术。
格德勒皇宫博物馆,即“茜茜公主宫殿”,被誉为“匈牙利的凡尔赛宫”,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今天,它仍是匈牙利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宫殿内的茜茜主题展吸引着大量游客。
现场将展出近300件/组珍贵展品,包括茜茜公主的多幅油画肖像、生活用品及历史照片,藏品来自匈牙利格德勒皇宫、匈牙利国家博物馆及私人收藏。这将是国内最大规模、最全面的关于茜茜公主与奥匈帝国时期的艺术主题展。
此次展览将带来多幅茜茜的油画肖像、历史照片和雕塑。包括1866年拍摄的《身着匈牙利礼服的伊丽莎白王后》照片,展示了欧洲宫廷的奢华风貌。茜茜穿着层层叠叠的华丽纱裙,头戴王冠,配饰工艺精美,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审美巅峰。
展览还将展出茜茜与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成婚时的青铜雕像。这尊雕像由皇室委托雕塑家约翰·冯·哈尔比希于1853年雕刻,原作是石膏像,现存于美泉宫DB旗舰,。这次展出的是1853年制作的青铜版,来自格德勒皇宫博物馆。
此外,一幅由艺术家弗朗茨·科拉兹刻制的石版画也将亮相,记录了茜茜公主在匈牙利圣冠加冕典礼的场景,画面中的圣冠触碰茜茜肩膀,见证了她与匈牙利深厚的情感联结。
在这次展览中,将展出著名艺术家威廉·里希特1877年创作的油画《马背上的伊丽莎白王后》。画中,茜茜公主身着黑色骑装,骑在一匹白马上,身形挺拔,身后是旷野与蓝天,这正是她所钟情的驰骋人生。
此外,一件《伊丽莎白王后骑行服改制》展品也将在展览中亮相。这件骑马服为茜茜公主量身定制,黑色的紧身大衣搭配外露蕾丝的领口上衣,配上飘逸的长裙,典雅又富有力量。1889年,她的儿子鲁道夫去世后,她便终生身穿黑衣,以此表达深沉的哀思。
展览将通过茜茜公主生前使用的家具、首饰、衣物,以及带有中式图案的精美餐具,全面展现19世纪奥匈帝国的文化艺术风采。其中,一套带有“格德勒”图案的瓷杯和瓷碟格外引人注目。这套瓷器是19世纪70年代弗朗茨·约瑟夫送给妻子的礼物,瓷器表面为砖红色,装饰有松、梅、竹的东方纹样,象征“岁寒三友”。
伊丽莎白王后生活中使用的一把晚期比德迈尔风格的扶手椅也将亮相展览。椅子造型优雅,以浅色果树木制成,椅面为藤条编织,极具匠心。这是茜茜在维也纳格德勒皇宫中曾使用的椅子,带有她的生活气息和审美风格。
2024年11月8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意大利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联袂推出的“率真与真实——卡拉瓦乔的艺术世界”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展出。
本次展览以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的旷世之作《沉醉中的抹大拉的马利亚》为中心,借由文物修复师的视角,通过“光的觉醒”“修复时光”“互鉴之光”三个板块,从多重维度带领观众走进卡拉瓦乔的世界,让观众在杰出艺术作品的前世今生中,感悟艺术作品的修复之美、新生之美、交融之美。展览还运用VR技术,制作包括《正在写字的圣杰罗姆》《捧果篮的男孩》《年轻的酒神巴克斯在病中》等作品在内的VR影像,让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地体会卡拉瓦乔的艺术与时代。
展览将以“美”为主题,不同于以往以历史时期为主线的展览叙事,从“日常”“妆饰”“人体”三个角度展开古希腊生动的美学图卷,打破人们对于“古希腊=古典时期的希腊”的刻板印象。来自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的279件(套)陶器、青铜器、金器、玻璃器、壁画、雕塑等代表性文物,时间跨越5000年之久,涵盖基克拉迪文明、米诺斯文明、迈锡尼文明,以及几何陶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等古希腊所有重要历史时期。展品全部来自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其中绝大部分为首次出境展出。
(一)卡拉瓦乔晚期艺术杰作原作现身中国国家博物馆迎观众。这是一场以一幅真迹作品为中心而展开的展览。《沉醉中的抹大拉的马利亚》作为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的旷世之作DB旗舰,,是其在生命最后阶段带在身上的画作之一。展览从“光的觉醒”角度切入,带领观众细读卡拉瓦乔及其这幅杰出作品。在展陈空间上,设计师们充分突出该画作的“主角”位置,观众走进展厅参观完任何一个部分都将“回到”这幅画作,再开启下一个部分的参观之旅。
(二)《沉醉中的抹大拉的马利亚》的修复过程细节一一呈现。在艺术史上,《沉醉中的抹大拉的马利亚》是谜一般的存在,后世摹本高达近20个版本,但始终不见原作线余年的原作横空出世。著名修复专家辛齐亚•帕斯夸利及其团队对这幅传奇画作进行了鉴定修复,整个过程耗时半年。展览通过对画作被发现,特别是被修复的过程细节,引领观众读懂卡拉瓦乔及其艺术创作的魅力。
(三)藏在VR世界里的卡拉瓦乔艺术精品,是值得拥有的精致体验。这一VR体验时长约12分钟,内容由收藏有多幅卡拉瓦乔精彩作品的意大利博尔盖塞美术馆提供。体验内容以卡拉瓦乔生命中的三个阶段为主线,包括了《正在写字的圣杰罗姆》《捧果篮的男孩》《年轻的酒神巴克斯在病中》《圣杰罗姆》《马伽的圣母》《圣马太的召唤》《圣约翰施洗者》《大卫与歌利亚的首级》等卡拉瓦乔艺术作品。
(五)中意双方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深度合作和取得的累累硕果在展览中的呈现,邀观众共同见证中意两个文化遗产大国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共同的使命担当。特别是中意双方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先后共同举办的重点展览,如“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创建真实:人类情感大师威尔第”“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威尼斯与威尼斯画派”“创意改变生活——意大利设计艺术展”“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心影传神——乌菲齐美术馆藏大师自画像展”等,这些展览伴随了许多观众的成长时光,是观众们的美好记忆。
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时间:2024年11月2日-2025年2月16日
11月5日上午,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承办的“从塞纳河到光华路:‘装饰’的现代化” 中法建交60周年特展暨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的五位艺术家庞薰琹、雷圭元、郑可、吴冠中、常沙娜,都曾有过留法学习或在法国生活的经历,与塞纳河结下了一生的渊源。
庞薰琹是中国现代美术运动的先驱者和现代设计教育的开创者。20世纪二十年代,他留学法国,受到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并将现代艺术的观念和方法植入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研究。他是新中国第一所高等艺术设计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主要创建者之一。本单元主要展示庞薰琹在中国历代装饰艺术研究方面的成就,展览作品包括始于20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历代装饰纹样研究手稿、《中国图案集》,以及以传统装饰纹样为设计元素的《工艺美术集》,体现了他立足于传统装饰纹样研究的现代转换,并以此开拓中国现代艺术的新道路。
雷圭元是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奠基者、中国现代工艺美术与设计实践的先行者,亦是民国时期唯一的设计院校——四川省立艺专、新中国第一所设计高等院校——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主要创建者之一。早年留学法国,关注法国装饰艺术运动,学习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他在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影响下,“古今中外,以我为主”,融合教学、研究、实践,开创了影响深远的中国现代图案学体系。本单元展示实物、设计稿和档案、手稿、照片等百余件展品,并以典型案例分析中法设计的借鉴融合、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型。
郑可是雕塑家、设计师、工艺家,更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开创者与艺科融合的引领者。20世纪二三十年代,留学法国。七年间广泛而深入地学习雕塑、实用美术和工业设计。他是现代主义设计和美术在中国的积极传播者、开拓者,较早系统引介、深入研究外国现代设计教育体系;长期致力于推进中国现代工业设计教育、立体造型专业的发展与创新。郑可是中央工艺美院陶瓷雕塑、金属工艺、工业设计、立体造型等专业的主要创建者。本单元展示近百件设计作品文献、设计教育手稿、档案、图书、照片等,并以图表系统梳理郑可先生兼具开拓性与引领性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
吴冠中是杰出的“人民艺术家”,他志在用艺术造一座连通东方和西方、人民和专家、具象和抽象之间的桥。20世纪40年代,他留学法国,坚持融汇中西艺术,致力于“油画民族化”与“中国画现代化”探索。他走遍祖国山河,深入自然进行写生创作。在艰苦卓绝的艺术实践基础上,他提出的抽象美、形式美,“风筝不断线”,艺术审美的雅与俗,以及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等艺术思想,深入人心,影响深远。吴冠中1964年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他一生践行美育,倡导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创新,在清华大学设立 “吴冠中科学与艺术创新奖学基金”,鼓励面向末来的创新人才培养。本单元以“东寻西找”、“沧桑入画”为主题,展现他融汇中西的艺术创作特点,以及心物交融、“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的艺术世界。
常沙娜是中国著名工艺美术家、图案学家、艺术教育家和设计家,不仅在敦煌艺术的研究和传承上做出了巨大贡献,还将敦煌美学融入现代设计,并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致力于图案设计传承。她曾谈到上图案课的时候主要把握两个方面:“民族的传统和生活的自然。因为装饰艺术的来源一是传统表现的形式,二是百花齐放的大自然。”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常沙娜任教于染织美术系,并于1983-1998年任院长,构建起敦煌图案传承为代表的染织图案教学体系,培养了大批设计与教学人才,为中国的艺术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次展览收录了常沙娜对传统的研究、对自然的写生,以及基于传统与自然而创作的装饰风格独特的经典艺术设计作品。DB旗舰,